军用红外成像市场快速发展,我军迫切需要提升夜战能力,公司多次配合总体单位获军品中标第一…
写于2021.11.11深夜
文/海豚音
海豚读次新(全市场最深度的新股解读都在这里,客观中立不吹水)
北交所开板在即,正式确认11月15日开板,最近我大次新行情也是一片大好,次新板块走势表现得终于强于大盘走势,今日深次新股指成功站上60日均线,底部走出7连阳,大涨超1.8%,涨幅大于创业板指的0.99%,其中注册制次新股指涨幅最为凶猛,今日大涨2.45%,且成交量急剧放大,最近注册制次新20厘米大长腿经常上演,真是给了不少炒新一族不少惊喜。
次新龙头拓新药业四个20厘米后今日再度大涨超14%,成为市场风向标,今日大涨次新板块效应并不强烈,散落各个板块,主线较多,汽车零部件股继续活跃,房地产主线受政策刺激产业链个股也纷纷异动,再有就是环保、军工、半导体等主线,题材全线开花。
近端次新方面继昨日隆华、强瑞大涨之后今日争光股份接力成功大涨20%,这股确实基本面质地不错,主要做离子交换吸附树脂,主要用于工业用水处理,在高端应用领域如核电领域也已实现突破,今日的涨停感觉整体还是因为带有半导体题材,其可用于集成电路用超纯水的生产装置中,同时其还叠加环保题材,但整体还是偏题材。对于注册制新股走势的可持续性海豚还是存疑,尤其是近端的注册制新股,还是建议谨慎。
相比注册制次新,科创次新走势虽然缓慢但是趋势票诞生的概率还是偏高,半导体、电子元器件等还是主线,有些牛股不服不行,时代电气再创新高,宏微电子还在继续大涨。整体半导体仍是主线,虽然盘后总有大基金在各种减持,但是标的众多,每日板块个股仍是相对活跃,今日神工股份大涨,思瑞浦再创新高,中晶科技封板,芯海科技等均封板,这些之前在业绩票里也均点评过,有兴趣可以再去看看。
今日不仅是双十一,也是空军成立72周年,歼-20、运-20、空警-500、红-9B、无侦-7等一大批新型国产主战装备已陆续投入,隐身、无人、远程、网络、智能等尖端武器成为未来发展重点,最近军工也是反复活跃,科创里智明达、国光电气表现最为强势,上篇海豚剖析过的同益中最近趋势走势明显,今日继续来剖析一只科创军工股——富吉瑞,上市以来已不断创新高,关注度也是与日俱增,公司产品也是我国空军无人机等尖端武器所必不可少的配置。
红外成像行业之前上市公司不少,疫情之下一度都曾涨势凶猛,这其中睿创微纳因涉及MEMS芯片环节在科创上市后备受资金关注,一度走出了趋势长牛。与其他同业大多全产业链布局不同,最近上市的这只红外成像新股——富吉瑞则主攻产业链中游,随着国产探测器的逐渐成熟自2018年开始逐步实现盈利,近2年不少军品订单开始量产,利润也是大幅提升,已超越久之洋。同时从行业来看,红外成像不仅军品订单有很大提升空间,民品领域也有很大拓展空间,过去主要用于安防监控、检疫防疫,未来在智能驾驶、无人机、工业检测领域都有很多拓展空间,因此富吉瑞也是近期为啥不多被机构席位曾买入的科创新股。那么富吉瑞质地究竟如何?且看海豚今日为你深度剖析!
我军红外热成像技术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,未来增速将达12%, 民用领域正在逐步拓展,未来增速将达18%
光电成像技术主要应用如下表:
红外热成像技术可以突破人类视觉障碍,能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下探测到物体,即使在有烟雾、粉尘的情况下也可实现探测,且不需要光源照明,可全天候使用,具有隐蔽性好、抗干扰性强、目标识别能力强、全天候工作等特点,在军事和民用领域均有广泛应用。
红外热成像技术始于美国,早期应用于军事领域,可用于对远、中、近程军事目标的监视、告警、预警与跟踪,飞行物的精确制导,武器平台的驾驶、导航,探测隐身武器系统,光电对抗等。发达国家军队中红外热像仪已配置在各军种中,如海湾战争中平均每个美国士兵配备 1.7 具红外热像仪,与发达国家相比,我军红外热像仪应用还相对较少,未来在单兵手持、武器瞄具、车载、机载、舰载、要地防空、边海防等领域仍需求广阔。
过去掌握最先进红外热成像技术的美国、法国、以色列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对我国实现严格的出口审批制度甚至禁运,目前在探测器领域我国基本实现国产化,同时在光学系统、算法、图像处理等领域已整体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。
红外热成像技术冷战后开始走入民用领域,目前已在工业、医疗、安防监控和科学研究等领域广泛应用,具体应用如下——
电力:可对输电线路、变压器等装置进行带电检测;石油化工:用于于检查反应塔、管路的温度分布及泄漏情况;建筑检测:检查建筑物的漏热;交通领域:飞机夜间驾驶和导航,列车可以在夜间和雾天发现道路上的障碍物,保障汽车夜间行车安全等;医疗:用于术中监视病人心脏和血管,新冠疫情下更是需求激增,全自动红外热成像特别适用于人流密集重点场所的监测;近年来红外热成像产品正在从工业检测、检验检疫、电力检测、安防监控等工业消费品领域,逐渐向无人机、物联网、汽车辅助驾驶、智能空调、住宅安防、户外夜视、防火监测、手机及人脸支付、突发公共卫生安全防控等个人消费品领域发展。
2020年全球红外热成像市场规模为151.86亿美元,其中军用领域占比超七成,民用领域占比在三成左右。2020年我国红外热成像市场规模为100.6亿元,预计2020-2023年复合增速为14.6%,其中军用领域占比在五成左右,预计未来增速超12%,未来市场规模将达300亿以上,其中单兵红外设备和红外制导是发展最为快速的两个赛道;民用领域增速较快,预计未来增速将超18%,主要是因为技术进步使得非制冷红外热像仪的成本不断降低,推广较快且应用广泛。
小贴士:
红外热像仪核心器件红外探测器分为——
制冷型探测器:具有灵敏度更高、空间分辨率更高、图像捕获速度更快、可实现光谱过滤等优势,但由于需要低温制冷工作,应用场合受限,且购买和维护成本高,维修停机时间长,使用寿命相对更短
非制冷探测器:无需制冷工作,可维护性高,复杂度低,成本低,体积更小,功耗更低
公司为红外热像领域后进入者,市占率仅为0.75%,但公司专注于产业链中游,在基础层面专有技术领域不断突破
目前在我国红外热像军用领域,十大军工集团旗下科研院所占据了超80%市场份额,在民用领域从事红外热成像产品的厂商有400多家,国内主要红外热成像厂商有高德红外、大立科技、睿创微纳和久之洋等。
相较于高德红外等先进入者,公司为后进入者,目前市占率还较低,2020年高德红外市占率为6.6%、睿创微纳市占率为3.4%,大立科技、久之洋市占率分别为2.29%、1.57%,富吉瑞市占率为0.75%。
与高德红外、睿创微纳、大立科技等同业采用的是全产业链路径不同,公司聚焦在探测器与最终产品的中游环节,实行精品路线,核心部件探测器外购,同时高端镜头自研自产,货架镜头则直接外购,以红外热成像为主融合多光谱进行横向拓展,拥有光学系统技术、图像算法与处理技术、电路技术、光电系统技术核心技术,主要聚焦在基础层面的专有技术领域进行创新与突破,军品以配套组件为主,民品以整机为主,从而避开与军工总体单位的直接竞争。
…..